土耳其利西亚之路(2):沉寂百年的“鬼城” & 惊心动魄的日落

在全世界的长距离徒步路线中,很少有哪一条像利西亚之路这样,可以把壮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人文历史结合得如此美妙。自费特希耶(Fethiye)至安塔利亚(Antalya),土耳其的泰凯(Tekke)半岛向地中海伸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半圆。而沿着海岸蜿蜒而行的这条圆弧,便是全长超过500公里的利西亚之路所在。

这篇文章是侃叔过去几年中,三次行走在这条史诗级徒步路线上的记录。全文共一万余字,首发于《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》中文杂志2021.10月号。

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,希望你们喜欢~

全文目录

  • 费特希耶,在“小英格兰”邂逅利西亚悬棺
  • 卡亚寇伊,沉寂百年的希腊“鬼城”
  • 厄吕代尼兹的一场日落
  • 帕塔拉,“世界第一座议会”与“圣诞老人”出生地
  • 卡什,地中海的“眉毛”与“眼睛”
  • 科克瓦,神秘的“水下庞贝”
  • 后记:在安塔利亚回望利西亚之路

卡亚寇伊,沉寂百年的希腊“鬼城”

英国作家博尼尔斯在他的小说《无翼之鸟(Birds Without Wings)》中,描绘了地中海畔一座名为埃斯基巴赫切(Eskibahçe)的村庄,那里的希腊族少女菲洛泰和她的土耳其族情人易卜拉欣,在一战爆发之际,不知不觉间被卷入历史的洪流之中。虽然凄美的故事纯属虚构,但“埃斯基巴赫切”却确有其地,那就是费特希耶城外的村庄卡亚寇伊(Kayaköy)。

小巴车把我放在通向卡亚寇伊的路口。穿过路旁的树丛,我的面前是一片有如超现实电影般的巨大废墟群。很难想象,这里距离如梦似幻的费特希耶竟只有半小时车程。几百幢房屋错落有致分布在山坡之间,乍看之下似乎与一座普通村庄别无二致。只有细看时,才会发现它们全都没了门窗与房顶。浙江嵊山岛的废弃渔村,只过了20多年,屋宇就被年代感满满的藤蔓爬满。然而在地中海独有的干热气候之下,卡亚寇伊虽历经百年岁月,却仍几乎保留着最初的样貌。

岩石上的城堡

描述已自动生成

村庄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,这里曾经是希腊人在安纳托利亚沿岸最主要的定居点之一,鼎盛时人口多达上万。然而19世纪末,随着统治此地的奥斯曼帝国走向衰败,被压制了几百年的民族主义也开始抬头。希腊人和土耳其人,这两个曾世代生活在一起的民族,最终成了战场上兵戎相见的敌人。

随着一战结束,希腊和土耳其两国以一纸简单粗暴的协议终结了这场纷争:生活在亚洲大陆的希腊人,集体迁往希腊半岛和周边岛屿;而希腊半岛和周边岛屿上的土耳其人,则集体迁往亚洲大陆──这场史无前例的人口大交换,最终造就了今日希腊和土耳其两国的版图。

草地上有石头建筑

描述已自动生成

曾经的村庄中心,希腊人留下的东正教堂仍几乎对完好地屹立,跟四周破败的房屋废墟形成鲜明的对比。走入其中,尽管墙壁已是一片乌黑斑驳,但木质的圣像屏风乃至黑白相间的地砖痕迹竟都“穿越百年时光”留存到了现在。除了独特的干燥气候,这还得“感谢”土耳其人曾将它改为清真寺使用——卡亚寇伊曾是座两族混居的村庄:希腊人住山上,土耳其人住山下,几百年间一直和平共处。据说希腊人被要求迁走的时候,同村的土耳其人还曾为他们请愿,希望他们留下来。

教堂前面有石头房子

描述已自动生成
如今的东正教堂

希腊人走后,交换而来的土耳其人不愿住在如此崎岖的山间,而坊间流传的“希腊鬼魂”传说,让村子原本的土耳其居民最终也渐渐迁走。就这样,曾经热闹非凡的卡亚寇伊,真的变成了一座“鬼城”。我走到可以俯瞰整座村庄的高处,发现竟可以明显区分出曾经村子的两部分——先荒废的希腊区大多房屋已只剩残垣断壁,而后荒废的土耳其区有些房子甚至还有门窗残留。

城市的风景

描述已自动生成

如今,尽管卡亚寇伊的绝大部分仍处于彻底的荒废状态,但土耳其政府已开始推行一项雄心勃勃的开发计划,打算把这里改造成“吃喝玩乐一条龙”的乡村旅游度假村。只是,无论怎样开发,这里都不再会是当年的那个卡亚寇伊了,毕竟曾经的居民和他们的故事早已不再。

石头山上的房子

描述已自动生成

因人口交换而背井离乡的土耳其希腊人,其中来自卡亚寇伊和费特希耶(希腊人称“马克里(Makri)”)的那群人,在雅典附近的海边建立了他们的新家“新马克里(Nea-Makri)”,从这个名字就能感受到他们浓烈的思乡之情。我从没去过这里,但从照片里看,那里竟有着跟费特希耶一模一样的湛蓝海岸。

我循着村后的山路去往利西亚之路的正式起点。“希腊鬼城”已离我渐行渐远,然而那种超现实的震撼却在我脑海中久久萦绕不去,心里一直在默念着《无翼之鸟》中的那句话:“人是没有翅膀的鸟,鸟是没有悲伤的人。”

湖边有山

描述已自动生成
卡亚寇伊村后的海景

厄吕代尼兹的一场日落

厄吕代尼兹(Ölüdeniz)的土耳其语含义是“死海”。这座离卡亚寇伊不远,永远如蓝宝石般澄澈的潟湖,也是利西亚之路的正式起点所在。无论外海是怎样的惊涛骇浪,这里却可以永远如世外桃源般风平浪静,由此得名“死海”。乳白色的鹅卵石沙滩,映衬着一座生机勃勃的海滨度假小镇。除了常见的餐饮住宿业,很多店铺还可以让你从附近的巴巴达峰(Babadağ)乘滑翔伞一跃而下,从空中把壮美的山海之色看个够。

图片包含 户外, 山, 风筝, 飞行

描述已自动生成
厄吕代尼兹附近,正在飞行的滑翔伞

而我来厄吕代尼兹的原因,很大程度是因为网上一张令我沉醉许久的日落照片。照片的拍摄地点似乎是在镇子旁边的山腰,也就是利西亚之路的徒步线上。然而当我来到山下,眼前却只有一面被茂密丛林覆盖的陡峭山壁。根据地图,上山得从远离镇子的一侧绕行。手机里地图等高线显示着“300”的数字,“是300米吗?”我抬头望去,似乎到半山腰的距离怎么也不像有300米。“应该是300英尺吧,也就是100米。”心中思忖着,我看了眼手表,去绕正经的路线一定赶不上日落,那就硬爬上去吧!

湖边有山

描述已自动生成
到达厄吕代尼兹前经过的潟湖

在树丛中找了个缺口向上爬去,起先的几十米还相对容易,可逐渐丛林变得愈发茂密,连微小的间隙都布满了倒刺与荆棘,令人无从前行。我左右寻找,终于找到一条被山洪冲积出的碎石“小路”可以勉强爬行。天色渐暗,我感觉早已攀爬了不止100米,但头顶的距离似乎一点都没减少──唉,我真傻,土耳其的地图怎会用英尺标注高度?

山上的岩石

描述已自动生成
通往山顶的其中一段路,红色标记说明我正走在“正确”的路上

如果这时放弃,不仅一定会错过心心念念日落,而且经过如此恶劣的地形下山,显然会更加困难。“继续爬吧!”心中的声音在回响着。终于,在夕阳就要沉入地平线的时候,早已筋疲力尽的我爬到了一处开阔的平台。什么都顾不得,我掏出相机,抓下这海上日落最灿烂的一刻。等拍完照,我才终于有时间坐下来,伸直双腿休息,轻松地欣赏落日的余晖。这才发现,浑身上下早已挂满了一路上的树枝与荆棘。

海上的风景

描述已自动生成
拍下的那张日落照
海上有许多岩石

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
这张照片拍摄于一年后第二次回来的时候,所以是白天

从这里,沿着利西亚之路徒步线走上20分钟就可以回到公路。然而就在这时,一辆路过的小车竟在我身边停下,司机探出头来,问我是否需要搭车。在世界各地旅行的路上,我曾经免费搭过很多车,但主动停下来让我搭的,这还是第一次。

一年后,我又专程回到这里。这次,我终于得以从正式的徒步起点开始,用双脚丈量这美不胜收的一切。尽管同大多数利西亚之路上的徒步者一样,我并没有走完它超过500公里的全程(那通常需要一整个月的时间),但这并不妨碍我利用沿途发达的交通,将所有的精华看遍。

湖边有山

描述已自动生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