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耳其利西亚之路(1):费特希耶,在“小英格兰”邂逅利西亚悬棺

在全世界的长距离徒步路线中,很少有哪一条像利西亚之路这样,可以把壮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人文历史结合得如此美妙。自费特希耶(Fethiye)至安塔利亚(Antalya),土耳其的泰凯(Tekke)半岛向地中海伸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半圆。而沿着海岸蜿蜒而行的这条圆弧,便是全长超过500公里的利西亚之路所在。

这篇文章是侃叔过去几年中,三次行走在这条史诗级徒步路线上的记录。全文共一万余字,首发于《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》中文杂志2021.10月号。

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,希望你们喜欢~

全文目录

  • 费特希耶,在“小英格兰”邂逅利西亚悬棺
  • 卡亚寇伊,沉寂百年的希腊“鬼城”
  • 厄吕代尼兹的一场日落
  • 帕塔拉,“世界第一座议会”与“圣诞老人”出生地
  • 卡什,地中海的“眉毛”与“眼睛”
  • 科克瓦,神秘的“水下庞贝”
  • 后记:在安塔利亚回望利西亚之路

飞机划过秋日碧空,稳稳地落在距费特希耶45公里的达拉曼(Dalaman)机场。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地中海,临降落时低空掠过的那片湛蓝海面,一下就让我对这次沿着海岸的旅行充满期待。

海上有艘小船

描述已自动生成
费特希耶附近的地中海面

在大多中国游客眼中,费特希耶,这座地处利西亚之路西端的小城,只是土耳其万千目的地中平平无奇的一个。然而刚下飞机,一种比伊斯坦布尔还要国际化的感觉竟扑面而来。比如,直接刷国际信用卡就可以乘坐本地公交。而在进城的一路上,我竟看到了来自各个国家的餐厅——英国炸鱼薯条,德国啤酒香肠,甚至是印度咖喱和中国炒菜。这番景象,在土耳其的小城里可真不多见。

民宿老板是位慈祥的阿姨,在听完她对附近吃喝玩乐详尽的介绍之后,我趁机抒发了一下自己对费特希耶“国际化”的感叹。

“什么,你竟然不知道,费特希耶完全是因为外国人才有今天啊!他们主要是来定居的,但也有不少旅游的。嗯,大多数是英国人。”她随手递来民宿的菜单。果然,那张只提供几种选择的简陋白纸上,“炸鱼薯条”赫然在列,与“三明治”和“意大利面”并列。我哑然失笑。

在她的描述里,20年前的费特希耶还只是座小渔村(“我们盖这座房子的时候,连买根钉子都得我老公开车去别的城市,你能信?”),正是仿佛一夜间涌入的外国游客和定居者,让这里变成了现在车水马龙,各国餐馆林立的繁华都会。

如今费特希耶区区15万人口中,有超过1/20是外国定居者(其中超过80%是英国人)。这意味着,只消在费特希耶的繁华街区随意一瞥,目之所及的范围,几乎可以肯定其中就有不止一个英国人。

约翰就是其中一位。我是在海边停满各式游艇的码头中看见他的。见我在拍照,他热情招呼我去他的帆船上喝杯茶。就这样,我在费特希耶轻而易举结识到了第一个英国人。严格来说,约翰生在爱尔兰,但在伦敦超过30年的金融从业经历,让他从气质到口音都跟土生土长的伦敦人没有任何区别。

许多船停靠在港口

描述已自动生成
遇见约翰的那座码头

“我是个疯狂的航海爱好者。以前,每年假期我都会开着船满欧洲转悠。现在我老了,也终于退休了。也许是时候在费特希耶买座房子,安享晚年了。等我妻子明年也退休了,我们就搬过来生活。”

我趁机问出了那个一直困惑的问题:“为什么是费特希耶?”

“阳光,海滩,永远温暖的天气,太多了……很遗憾,我们英国没有这些,爱尔兰也没有。哦,感谢上帝,费特希耶可都有。”他停顿了一下,似乎在思考着更有说服力的理由,“而且对我来说,这里还有一大群英国朋友和炸鱼薯条。对了,你知道土耳其人把这里叫‘小英格兰’吗?”

最后这句玩笑,把我们俩都逗乐了。因为英国移民,这座与英国无论气质还是气候都截然不同的土耳其城市,竟成了土耳其人口中的“小英格兰”。

码头上停靠着许多小船

描述已自动生成
码头停满的帆船,除了游艇经营者的,还有一大部分来自来此的游客

“所以,这里买套房子大概多少钱?”我随口问道。心想,既然英国人趋之若鹜,那应该不会太便宜吧。

约翰掏出花镜,打开手机,翻出看房时拍的照片给我看,“这是我看中的一套,大概20万英镑。”“20万?”我惊讶地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,以确认没有听错。这一套位于费特希耶郊区,坐拥海岸全景,且配置了私家花园和游泳池的两层别墅,竟只要约合180万人民币。

“好吧,现在你知道我选择费特希耶的‘真正’原因了。”他哈哈大笑起来,“总之,他们美国人拥有佛罗里达,但我们可拥有费特希耶。”

“你呢,来费特希耶打算做什么?”

“我打算沿着利西亚之路,逐个寻访这里的古迹。他们神秘的历史,对我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。”这的确是我来费特希耶的真实原因。比起千篇一律的阳光与沙滩,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永远更令我心潮澎湃。

“利西亚(Lycia)”之名,源自曾在此地绵延长达2000年的利西亚文明。古希腊学者希罗多斯在他的传世名著《历史》中记载,利西亚(中文又称“吕基亚”)人的祖先是希腊神话中腓尼基公主欧罗巴的儿子萨尔佩冬,因与兄弟政争失败,而从克里特岛渡海逃到此处落地生根。然而现实却似乎并不如此凄美:很多证据都显示,利西亚人的起源与古希腊人几乎没有关系。尽管利西亚人的文字借鉴了希腊字母,但文字背后的神秘语言至今未被完全破译。

费特希耶的位置,就正处利西亚文明的西端。正因如今的城市布局源于近年来的自发扩张,因此现代费特希耶城与利西亚古城泰尔梅索斯(Telemessos)几乎完全重叠。面朝大海的高档住宅区旁,就是超过两千年历史的圆形露天剧场;而更容易见到的则是利西亚人留下的悬棺,它们几乎“随机地”散落在各个角落:路边,楼旁,甚至是路口中心的环岛。

火车旁的草地上有房子

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
费特希耶街头的悬棺

用悬棺安葬死者,是利西亚人最著名的风俗。据今人推测,利西亚人认为死后灵魂会升到天堂,因此不惜重金将陵墓修在“更接近天堂”的高处。其中较“平民化”的安葬方式,是将石棺置于高出地面的基座之上,泰凯半岛各处都常可以看到这种墓葬。而那些位高权重的利西亚人,则会选择花重金将悬棺墓凿于巉岩绝壁之上,与中国三峡巴人先民的习俗不谋而合。

城市远处有山

描述已自动生成

第二天一早,趁着晨曦初露,烈日和观光客都还尚未苏醒,我独自爬上城外一座小山丘,那里坐落着附近最著名的几座悬棺。墓葬毫无疑问属于利西亚人,然而建筑的样式,却明显能看出深受希腊和波斯建筑风格的影响。其中最著名的一座,根据其中的铭文,建于公元前350年,墓主人是“赫玛古斯的儿子阿敏塔斯”。而其它很多墓主人的身份至今无人知晓,只剩下山崖上巍峨的希腊式三角楣和繁复的柱式,仍在炫耀着主人曾经的辉煌。

石头山上的城堡

描述已自动生成

只可惜,墓葬里的石棺和陪葬品必然早已不知所踪,而仅存的几座雕像也多因长年累月渗水而损毁,这大概是把墓葬建在“光天化日”之下最大的问题了。我只有默默祈盼,墓主人的灵魂,在这之前已经升入他们的天堂了。

石头山上的房子

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